西安:中欧班列连结员“穿针引线”战暑运

近日,暑运虽近尾声,但陕西西安依旧烈日炎炎,晒烫的钢轨、扑面的热浪,使繁忙的西安国际港站在太阳的炙烤下更显一派火热的暑运景象。数不清的火车车厢在密集的股道上整齐“列队”,等待被编组成为中欧班列驶向远方,坚守一线的连结员正是列车编组过程中的“穿针引线”人。

一列中欧班列拥有约50节车厢、长度800米左右,要保证每节车厢连结到位、安全可靠,连结员需要徒步穿梭在股道之间、列车首尾,不断重复着摘接风管、查看车体状态、做好防溜检查等作业项目,平均每天要在地表最高达50摄氏度的作业场上行走3万步。他们还要用安全带将自己固定在车厢边沿,在作业场内搭乘列车行进并帮助司机检查确认前方线路,确保快编快解、压缩作业时间,提高中欧班列的开行效率。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据悉,自2013年陕西开行首趟中欧班列以来,中欧班列(西安)已经从初期每周开行1列增长到现在的每日10列以上,2022年全年开行达4639列,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第一。西安成为全国中欧班列开行城市中首个年度开行量突破4600列的城市,有效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