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办国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坚定不移实施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下称“西航”)投资人四川泛美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泛美教育”)强化顶层设计,布局“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围绕民航产业,投资组建两大实业集团和多个实业公司,既参与民航经济建设,又为西航打造实践教学平台,以高标准为民航培养可适应可操作的实用人才。经过多年发展,西航教学与实业双向赋能,互为支撑,融合发展,齐头并进,为现代职业教育开辟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办学之路——“民航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累计为全国民航输送各类产教融合高素质人才10万余人,得到四川省、民航局和教育部领导高度肯定,被教育部评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其产教融合特色育人模式被包括本报在内的多家国家级媒体报道。
打造实体平台
助力产教融合
多年来,民航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教”热“产”不热,相关院校都热衷于搞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而机场和航空公司因体制原因不够热心、缺乏热情。在公司战略引领下,泛美教育充分发挥民办优势,投资近60亿元,布局“两翼”,积极探索民航“教育+实业”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组建四川泛美通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泛美通航”),布局通航飞行员培训、飞机销售、航空器组装、机场管理等全产业链条,现有10多个分子公司和六大飞行培训基地;组建北京泛美星程航空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泛美航服”),在全国布局机场和航空公司的服务外包,现有20多个分子公司,近100个服务场景和实践平台。泛美通航还依托飞行训练基地,为院校师生建设了“中国民航局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及执照考点”“中国民航局公安局航空安全员训练基地”“成都航空西南培训中心”“CCAR-147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培训中心”“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四川紧急医学救援外训基地”等多个民航企业资质资证平台,以及张掖、无锡、青岛等17个校外实践基地,开发了泛美教育App等交互式移动学习平台和泛美科创及研学平台,配备共享实训设备500多台(套)。泛美航服利用在全国各地的航空外包业务,为院校师生打造了北京首都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等20多个工学交替实践教学基地,每半年为师生提供3000多个实践教学岗位,涵盖民航运输、航空服务、机场运行、安检技术、空中乘务、机务维修等近15个专业领域,每年还为500多名学生提供就业机会,打通了集“招生—教育—就业”于一体的产业链。依托民航企业的设施设备、技术力量、人力资源、运营经验等,提高了飞行、机务、空保、空乘等院校专业建设水平,增加了学生就业机会,促进院校扩大招生。其“两翼”布局犹如飞机引擎,助力院校腾飞。
共建产业学院
深化产教融合
产业引导教育,教育服务产业。办一个专业,兴一个产业;兴一个产业,强一个专业。以实业公司业务发展为引领,西航6个二级学院19个航空专业,精准对接民航产业需要。通过共建产业学院,产教双方深度融合:
企业资本与院校资本深度融合。企业和学校是共同投资人,为同一个法人;以资本为纽带,公司和院校成为密不可分的一家人,不分彼此,不算小账算大账。
管理团队与教师教员深度融合。实业集团总裁挂帅兼任产业学院院长,校区领导兼任副院长;企业管理人员兼任产业学院教师教员,校区教师教员也兼任企业经理副职,实行一人双岗,一岗双责。泛美逐步建立了专家引领的“双师双岗型”教师队伍,现有行业专家133人、产业教授28人、校企双导师256人。
岗位手册与专业教材深度融合。按照手册研发教材,依据教材优化手册;带着教材上岗操练,比照手册岗上教学。校企携手共同开发了岗位活页教材、数字化教材,出版专业教材74本,完成产教融合省级以上课题35项,发表论文97篇。
业务技能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学生将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带上岗位去磨练成业务技能,业务实操和技能的提升又进一步完善专业知识。校企联合开发民航“通识素养+专业资证+实战研创+经典项目”课程体系,形成“机电设备维修+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等课证一体专业模块、“工作实景实战研创”实践模块,以及“民航英语+体能提升+军事化管理+魅力大赛”等经典项目。
学生上岗与老师上课深度融合。老师在岗位上教,学生在岗位上学。校企双方还在产业学院开创了订单制、定向班、学徒制、工学交替等充分融合的教学模式,开发了融合民航标准、准入资证等内容的人才培养方案100余个。泛美通航配备PA-28单发教练机等设施设备215台(套),设立天长无人机等校外生产实践基地17个、波音737-800开放舱等校内实训基地11个;泛美航服则开发了北京首都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等20多个实训实习平台。
工时工分与学时学分深度融合。一个工时就是一个学时;完成一份工作就是一份作业;两边记分,一边是工分,一边是学分;同时有两份台帐、两份报告。产业学院建立了以学分制为引导的实践实习机制,实践学习成为必修课,学生按规定将学时修完并经“考试+考核”通过,可获得20个学分。
强化双向赋能
拓展产教融合
随着“一体两翼”战略的实施,泛美教育不断推进“教育+实业”的结合,两者互为支撑,双向赋能。近年来,以西航为代表的泛美教育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新建了绵阳飞行职业学院、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安徽宿州航空科技职业学院等一批新的职业院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源源不断地为泛美通航和泛美航服等实业集团提供“专业的、整齐划一、训练有素”的人才资源。实业集团则依托西航等院校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不断开辟新市场,发展新业务,不断做大做强。目前,泛美航服已发展成为国内极具规模和专业实力的航空服务外包商,其“产教融合式航空服务外包”获2019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创新服务示范案例奖。泛美智飞公司与西航共同打造的无人机专业赛事战队“麒麟战队”,获2020年全国青少年航空无人机科普大赛空中CS对抗赛团体一等奖等多项荣誉。产教双方构建起了良好的合作生态,共同致力于民航人才培养和产业振兴。
为拓展产教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泛美还秉承公益精神和市场思维,推动“产—学—研—创—游—住—育—商”内生协同发展,并联合AOPA协会等制定了轻小型末端物流无人机航管系统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与泛美视界科技公司共同获得《适用于飞行模拟器的新型断路保护开关》等专利66项(发明8项)。航空科技公司将企业产品创新转化为教学资源,已研发8种型号的飞行模拟器系统、多种模拟座舱、AR/VR发动机辅助教学系统。泛美通航与成都航空公司共建西南培训中心,已共同培养初始乘务员及乘务长428人。学院还遵循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开发国际培训、学历教育和青少年科普教育课程,近5年累计为民航及社会各界完成各类培训42907人次,接待民航科普学员29219人次。学院联合产业公司与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航空教育走廊3个,面向四川凉山普格县等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近3年累计招收彝族和羌族学生共69人并免去其学费等各类费用738万元。通过长期持续努力,学院在产教融合发展的共赢生态营建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其产教深度融合的系统价值正在不断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