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铁路客运品质效能提升明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铁路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发达高铁网和现代化铁路网效能,不断增加铁路客运产品有效供给,提升铁路客运服务品质,全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旅行生活的向往。电子客票、互联网订餐、候补购票、在线选座、静音车厢、新型票制等一系列服务举措成为10年来共同的国民记忆,“坐着高铁看中国”成为广大旅客享受美好旅行生活的真实写照。

2012年至2021年,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262亿人次,较上一个十年增加132亿人次。2021年,国家铁路旅客发送量、旅客周转量占全社会比重达到29.8%、46.3%,较2012年分别提高24.8个、17个百分点。

 运力极大提升。目前,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能力可达1万列以上,较2012年增加6000余列。根据市场需求,铁路部门实行“一季一图”“一日一图”,科学动态优化调整客运能力供给,及时精准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

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22年9月底,我国共配备动车组4214组,较2012年增加3138组;空调客车占比达93%,较2012年提升了21个百分点。铁路部门推动站车“厕所革命”和“畅通工程”,配备一大批自助式服务设施。

出行更加快捷。铁路部门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12306铁路互联网售票系统,单日售票能力达2000万张以上,常态化互联网售票比例达85%左右;旅客持身份证可在全国2800余个车站“一证通行”。

公益造福社会。铁路部门坚持开行低票价、站站停的公益性“慢火车”,每年发送旅客2200万人次左右,较好地服务了老少边及脱贫地区群众出行,助力乡村振兴;坚持实行学生票优惠票价,2012年至2021年累计发售学生票6.7亿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