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下午15时许,浦东国际机场T2入境大厅移民管理警察接到海关检疫部门通知,留观点一名旅客情况异常,需边检机关前往协助查验。接到通知后,突击队员孟凡广迅速站了起来主动请缨,“队长,这位旅客的手续我来办吧!”。孟凡广说着便将防护装备一一穿戴整齐,立即前往旅客临时留观点,隔着护目镜,相距1米有余,完成人证对照后,提醒旅客做好防护,再进行入境审查,最后协同检疫人员将涉疫旅客送上前往隔离点的专车,纳入集中闭环管理。
这是上海机场边检人守牢疫情防控国门防线的工作一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驻守在浦东国际机场的上海机场移民管理警察已连续奋战整整1000天,始终以严丝合缝的闭环切断了病毒传播途径,守牢了“首道防线”,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守护健康、保障安全、服务发展的满意答卷。
积极战疫,保障610余万出入境人员安全通关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们就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彰显移民管理警察的使命担当。”上海机场边检站边防检查处副处长、第五十四临时党支部书记高波带领民警集体请战时说。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上海机场边检站累计组建54个临时党支部,组织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民警成立党员战疫突击队,勇毅冲锋,无畏逆行,先后妥善处置CA936航班18名体温异常、服用退烧药等情况人员,安全快速处理载有75名确诊旅客的SU208入境航班;以20个小时的“火神山”速度建成边检“迷你口岸”,顺利完成北京分流航班入境检查任务;组建疫情防控大数据分析排查专班,排查锁定阳性确诊旅客百余例;启动“7天集中执勤+7天集中观察+7天居家观察”集中闭环勤务、整建制分区轮勤勤务模式;以不到五分之一的警力连续坚守岗位60多天,24小时驻守疫情防控前沿阵地,全力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坚决杜绝疫情经边检查验通道向社区蔓延,在东方国门屡屡奏响突击战“疫”的胜利之歌,筑起了防范疫情的钢铁长城。最多的时候,上海机场边检站承担了全国62%的入境航班、53%的航空入境旅客通关保障任务。
守一道门,护一座城,卫一国人。上海机场边检站还主动打破部门壁垒、融入口岸疫情防控大局,探索出一套移民管理机构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战法,累计服务保障610余万出入境人员安全通关,无一起染疫事件经边检查验通道蔓延。据“上海发布”官方消息,截至10月18日24时,累计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5508例,全部纳入上海市入境隔离闭环管理。作为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唯一先进集体,2020年该站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服务大局,保障20.3万架次国际货邮航班顺利起降
浦东国际机场作为长三角地区连接全国与世界的重要航空枢纽,货邮吞吐量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三、中国民航第一,成绩背后始终凝结着上海机场移民管理警察的担当和汗水。
2022年10月18日18时30分,浦东机场停机坪上海风呼啸,一架搭载70余吨进口货物的PO997(首尔-浦东)航班飞抵浦东机场,闪烁着灯光划破夜空、缓缓落地,在引导车的引领下,驶向328号货机停机位。移民管理警察侯祖勇身着防护装备,沿旋梯而上,迅速核对机组人员信息,借助生命探测仪对航班开展非接触监管、非接触清舱,再侧身挤进狭小密闭的机舱,排查机舱隐匿人员风险。民警何鑫强则在上海边检“单一窗口”电子申报平台远程审核办理4名直接往返机组人员边检手续。这样,机组人员不必下飞机到大厅接受两次检查,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疫情输入风险,待货物卸装完毕、机体维护工作结束,2小时后,该航班便满载国内出口的电子产品、纺织服装及国际快件等货物离港飞往安克雷奇。疫情暴发以来,浦东国际机场货运量持续高位运行,日均超过200架次成为常态,环比2019年同期翻番的惊人增长,2020年、2021年查验货邮航班量分别为7.2万、7.8万架次,接连创下历史新高。
科技赋能服务发展,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必由之路,也是服务发展的重要途径。疫情以来,上海机场边检站推出“全天候电子巡查+‘单一窗口’申报平台+移动车机坪验放+等级风险系统管控+生命仪风险排查”科技组合拳,首创“三随”工作法,即申报平台“随申随办”、机坪验放“随停随办”、全天待命“随到随办”,累计保障20.3万架次国际货邮航班,以不足全国空港口岸1/10的警力,一度承担着全国机场约1/2的国际货邮航班查验任务,为保障供应链稳定畅通、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提供强有力服务支持。
“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上海机场边检站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信心、踔厉奋发、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奋力书写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上海移民管理答卷。”上海机场边检站党委书记、站长刘志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