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铁路暑运圆满收官

8月31日,为期62天的2022年铁路暑运圆满结束。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4亿人次,日均716.8万人次,高峰日发送旅客873.5万人次,客流平稳有序;累计发送货物6.5亿吨,同比增加4537万吨、增长7.5%,货运保持高位运行。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住经济大盘部署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客货运输,加大保通保畅工作力度,提升客货运输服务品质,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暑期出行和物流服务需求,为我国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强站车疫情防控,营造健康安全出行环境。

针对暑期疫情多点散发的情况,铁路部门及时调整运输组织,停开、减开涉疫地区旅客列车,限售或停售涉疫地区车票,防止疫情通过铁路传播;严格落实国家第九版疫情防控方案,持续做好测温验码、通风消毒、分散候车、应急处置等工作,增加站车非接触式服务,引导旅客规范佩戴口罩、减少聚集,营造良好出行环境;加快推进铁路12306系统共享防疫数据,在部分车站试点推行票、证、人、健康码、核酸检测数据“一体化核验”,方便旅客出行。

在做好站车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铁路部门加强铁路口岸疫情防控,实行“人货分离、分段运输”策略,优化劳动组织模式,坚持人、车、物、环境同防,铁路口岸未发生疫情输入情况。

——精准实施“一日一图”,充分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针对暑期学生流、探亲流、旅游流叠加,部分地区客流相对集中的情况,铁路部门加强12306售票数据分析,科学安排旅客列车开行,实施“一日一图”,精准匹配运力和需求,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8367列。在部分热门方向和区间,铁路部门采取动车组重联运行、普速客车加挂车辆、启用热备车组等措施,及时增加运力投放。

今年暑运,郑渝高铁襄阳至万州段、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和若铁路等新线迎来暑运首秀。铁路部门充分用好新线资源,积极推动“高铁+旅游”融合发展,推动铁路和景区客流同步增长,为旅游经济复苏注入了新动力。

——落实保通保畅措施,保障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

暑运期间,国铁集团深入开展电煤保供专项行动,优先安排运力,用好大秦、唐包、瓦日、浩吉等主要煤运通道和兰新等繁忙干线,主动对接各大电厂运输需求,实施精准保供,确保电煤应装尽装、高效送达。针对南方持续高温、部分地区用电紧张的情况,国铁集团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两级煤炭保供办作用,加强与国家、地方经济运行部门和重点企业的沟通对接,盯控掌握应急保供需求,及时安排运力重点保供,满足迎峰度夏电煤运输需求。

今年我国夏粮生产喜获丰收,铁路部门精心组织夏粮运输,开辟绿色通道,强化全程盯控,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提供了有力运输保障。

国铁集团加强铁路国际联运组织,提升铁路口岸运输能力和通关便利化水平,为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作出积极贡献。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保持稳定开行。其中,中欧班列累计开行3059列、发送货物3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3%、14%;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发送货物11.4万标箱,同比增长7%;中老铁路发送跨境货物42万吨。

——加强客货运输服务,不断提升旅客货主体验。

国铁集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持续提升客运服务品质,积极服务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铁路部门在全国铁路4000余趟动车组上推广“铁路畅行码”服务,完善服务界面和系统功能,推动铁路在途服务转型升级;在银西高铁等线路实施“计次票”“定期票”新型票制,目前新型票制已覆盖35条线路、392个车站,备受商务通勤旅客青睐;加强重点旅客服务,通过12306网站、电话、App等多种渠道受理预约,提供优先进站、协助乘降、便利出站等贴心服务;落实站车空调、餐饮、保洁等基本服务,营造温馨舒适的出行环境。

客运服务提质升级,货运服务便捷高效。国铁集团坚持“让信息多跑路、让货主少跑腿”,持续优化铁路95306服务流程和系统功能,全面实现货运业务集中办理,在提升网上货运办理效率和便利化程度的同时,提升了货物运输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积极应对极端天气,确保汛期运输安全畅通。

国铁集团进一步树牢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做好防洪防汛各项工作。以雨为令,随雨而动。各单位做好预报预警,密切监测雨情汛情,强化预警与响应联动;开展防洪隐患再排查、再整治,加强防洪重点处所管理,认真研判防洪风险;充分发挥高铁既有视频设备作用,健全完善汛期高铁防洪视频巡查管理制度。针对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汛情,铁路部门果断采取调整径路、降速运行、减开列车等主动避险措施,确保铁路运输安全万无一失。

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同时,国铁集团积极应对高温天气,动态掌握气温变化,加强高温时段的添乘检查和现场巡查,严防高温胀轨、胀板风险。设备管理部门结合暑期高温、多雨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故障整治,加强空调、直供电机车质量管控,为运输安全夯实设备质量基础。